中国区域经济棋盘上,“双城记”正在精彩上演。
从长三角杭州宁波的星辰共耀、南京合肥的强强联手,到大湾区广州深圳“并蒂盛放”,到西部成都重庆“比翼双飞”,到东北沈阳大连相互协作,再到黄河流域济南郑州“山河一体”……双城协同联动,正成为时下区域经济发展的热点。
这背后,既不是单方一厢情愿的突发奇想,也不是简单地“拉郎配”,而是基于区域一体化发展新变化所做出的战略之谋。
当前,“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发展从单打独斗的竞争时代,进入到了抱团协作的竞合时代。
新征程上,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唱响“双城记”?
唱响“双城记”,交通互联是先导。高效的基础设施网络是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支撑,可以打通便捷流动的“任督二脉”,加速人才、资本、技术、创新等要素全方位融合发展,实现双城一体化“通经活络”。
唱响“双城记”,产业对接是引擎。产业合作是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与灵魂。双方只有立足优势产业,形成分工合理、有机协调的产业链生态,进一步实现都市圈内产业的碰撞与合作,才能彼此嵌入你我,打造出多条完整的优质产业链,促成产业灵活布局的良性循环。
唱响“双城记”,机制体制是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完善的顶层设计和推进机制。双方要打破各自“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式,形成顶格推进的联动工作机制,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局”。
唱响“双城记”,共建共享是目标。双城联动是为了助力高质量发展,根本目的是惠民生。双方要聚焦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养老、就业等民生领域的合作,推动各类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加快建设民生“幸福圈”。
古话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我们可以预见,双城之间联动将更加频繁,合作不断升温,一系列新合作、新布局落子如飞,必将成为中国经济格局中新隆起的经济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