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替,华章日新。六安市金安开发区牢记嘱托,赓续改革精神,厚植发展动力,向“新”而行,聚“质”图兴,逐“实”发力,为打造六安版“三地一区”贡献一幅幅金开图景。
鹤舞于野鸣九霄-金安通用机场通航在即。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产业到碧霄”。2017年7月,六安市政府会议同意六安金安通用机场选址方案。此后,“鹤舞于野,声鸣九霄”便是一幅金安人心底的“愿景图”。
八年宏图巨制即将完工,实景呈现。2025年元旦后,由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牵头,联合民航安徽监管局对六安金安通用机场开展使用许可审查,第一季度将正式运营。六安金安通用机场是六安市“十四五”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为A1类通用机场,占地面积465亩,规划设置停机坪数量21个。
该项目主要是落实国家及安徽省通航产业发展,提高六安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水平,既保障省航空龙头制造企业安徽应流航空科技实施通航整机制造,解决卡脖子工程试飞、维保等需要,同时承担了华东地区应急救援、农林喷洒、旅游观光、航空培训、短途运输等公共服务功能。
金安作为合六同城化发展核心区,将借助毗邻省会合肥的区位交通优势,积极融入合肥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战略体系,多方承接合肥低空经济场景应用,重点引进航空整机、复合材料、航电系统、关键零部件等制造类企业,形成完整的通航产业链条,打造具有六安特色的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新体系。
把脉问诊寻良方-对**流合作纵深推进。
产业一线人员有实践经验,但是遇到问题若只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往往造成“治标不治本”。金安开发区在走访活动中发现了这一问题,因此,企业的科技需求清单便成了金安科技工作者的“索骥图”。
依托六松对口合作契机,积极对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聚焦优势创新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带领园区企业走出去,提升产业创新能力。结合企业科技需求清单,2025年开年,金安开发区组织正阳机械、豪斯特汽车等8家企业赴上海参加G60长三角科创走廊产学研对接会。
对接会围绕技术细节、合作模式、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交流。企业家代表详细阐述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和创新需求,浙江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专家教授针对企业提出的需求,结合自身科研成果和研究方向,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和合作思路。此次活动促进了校企双方高效精准匹配,缩短企业技术需求科研攻关周期,进一步加强了长三角地区城市合作,推进金安与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创生态有机融合,也是六松对口合作纵深发展的一次探索性创新实践,为日后常态化参与长三角科创走廊产学研等活动提供了经验借鉴。
拔节生长势如竹-主导产业项目成长加速。
竹子四年潜伏,六周飞跃。这看似神奇的现象背后,实则是竹子在悄然无声中深扎根基、厚积薄发的过程。金安产业正提笔挥墨,绘就一幅茂林修竹的“生长图”。
金安开发区洞察敏锐、敢为人先,从2021年初开始谋划发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当年即招引了总投资5.3亿元的合肥熠辉轻合金年产8000吨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铝合金材料及结构件项目。四年的砥砺深耕,金开区逐渐涵盖了新能源汽车冲压件、压铸件、内饰件、热管理系统等领域,构建起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四梁八柱”。2023年10月,金安获批国家级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零部件产业集群。如今,70余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的规模优势、技术优势,正为新质生产力的蝶变积蓄力量。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金安开发区势如破竹,干霄凌云。2025年一季度预投产项目中,有投资10亿元的瑞隆机械年产1000万台套汽车门铰链配件项目,有投资6亿元的腾海工贸汽车零部件及一体化压铸项目,有投资1.5亿元的中科源起智能储充机器人及光储充项目……值得一提的是瑞隆机械项目是宏源精工集团公司在长三角地区的重要战略布局。宏源精工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生产的车轮型钢、轿车门铰链型钢产销量位居亚洲同行业前列,业务遍及全球1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国际市场占有率达30%。项目全面投产后,将实现年产7万吨高档汽车门铰链专用型钢及配件,3万吨替代进口的叉车型钢及配件,满足年产2000万台高档乘用汽车的配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