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铜陵市召开2025 年全市重大项目提升年暨营商环境深化年动员大会。
继2024年“营商环境提升年”之后,新春第一会再次聚焦营商环境,将2025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深化年”。
过去的一年干得怎么样?
回顾2024年,铜陵市深入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实施“亲清有约、‘铜’心助企”专项行动。成立全省首家市级营商环境局,建成全省首个“一照通用”系统,打造全省首个“经营主体身份码”平台,推出全省首个拟进规企业“工业成长贷”和科技型企业“科税贷”产品···“亩均论英雄”改革入选全国标杆案例,公安政务服务“一窗通办”改革经验成为全国优秀案例,道路交通“信用承诺即换证”、税务数据智汇享模型、消防验收备案告知承诺制、铜官区“工业上楼”等多个营商环境经验做法被全省复制推广···上线“高效办成一件事”25个,扩面提效“免申即享”,兑现各类涉企政策资金超19亿元···全市营商环境发生可喜变化、有了明显进步。
今年为何再次聚焦?
“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创建一流营商环境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安徽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的迫切要求,更是提升城市投资吸引力和发展竞争力的现实需要。营商环境像个“大磁场”,哪里营商环境好,资金就往哪里投,企业就往哪里落,人才就往哪里流。同时,伴随《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的实施和《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的出台,各地招商引资已从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营商环境创“改革高地”转变。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落地落实,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实施一批切口小、企业感知好的改革创新举措,加速形成营商环境区域竞争比较优势,铜陵市委、市政府决定将2025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深化年”,并在新春第一会上部署。
今年怎么干?
首先,持续擦亮“铜”心助企服务品牌。重点做到“三个深化”:一是在深化“亲商铜陵”建设上,以“铜商会客厅”“要素会商会”等政企沟通机制为平台,创设“民企之家”服务平台,做到“有言必听、有呼必应”;二是在深化“信用铜陵”建设上,重点推进清欠治理、失信“无感修复”、“信易+”应用场景等创新举措,做到有诺必践、诚信经营;三是在深化“效率铜陵”建设上,持续探索“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将“容缺受理+并联审批”适用范围扩大到所有工程建设项目,探索实施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不断扩大“全程网办”“跨省通办”覆盖面。
其次,持续推动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坚持以小切口带动大变化,着力在“六个推动”上下功夫、求突破,力争年年都新进步、年年都有新提升。一是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主要针对奖补政策兑现问题,在原有免申即享机制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产业政策奖补资金兑现时限;二是推动执法监管“包容审慎”,通过探索实施“企业宁静日”制度,建立涉企免罚、轻罚、减罚清单,搭建“全市统一的涉企行政执法综合监管平台”,进一步推动涉企执法检查“包容审慎”;三是推动市场竞争“公平公正”,持续强化行业主管部门、公管、检察、法院、公安“多方联动”,不断完善招标采购领域全链条监管制度,保障市场竞争公平公正;四是推动中介机构“规范提升”,主要借鉴沪苏浙等先进地市做法,开设中介服务超市,进一步规范涉企中介机构市场,为全市各类企业提供优质的中介服务;五是推动问题诉求“系统解决”,发挥为企服务平台“总入口”“总出口”作用,把“办成一件事”升级为“解决一类事”,推动实现涉企诉求“一口办理、一站式服务”;六是推动重点领域“对标提升”,主要结合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相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持续对标对表抓优化,深化重点领域指标提升。
如何保障举措落实落细?
全市将树牢“市场主体为王、创业者为王、企业家为王”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健全体制机制、强化问题导向、激发基层活力。市营商环境局作为专门推动营商环境的市政府工作部门,紧密跟踪各项任务落实情况,及时通报负面典型案例,持续加强营商环境宣传,进一步完善“营商最佳实践案例”培育打造机制,组织“营商环境铜陵行”全媒体采访活动,开展涉企部门、县区和铜陵经开区营商环境展示,推介全市营商环境工作举措和成效,力争各项任务和举措落地落实。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铜陵市通过新春第一会,向全市发出“一 座城、一盘棋,一条心、一起拼”的号召,通过解决一个个具体问题,建立健全一项项制度机制,着力打造“营商环境高地”,奋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到一年更比一年好、年年都有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