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杂志 > 2025年 > 2025年1期 > 路径/实务 > 区域

“悟空”出世背后的产业密码

  作者:吴明华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5-01-20

2024年《黑神话:悟空》横空出世后,全世界都在关注,“悟空” 是从哪里“蹦”出来的。

任何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悟空”石破天惊的背后,不仅有制作团队的“七年磨一剑”,更有杭州市西湖区深厚的产业土壤。

在2023中国文化产业百强区榜单上,西湖区排名全国第4;全国文化30强企业中,西湖区独占3家。目前,西湖区已汇聚文创企业两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超过200家,形成以艺创小镇为核心的环之江文化产业带和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文旅演艺、艺术创作产业集群,以及环西溪影视产业带和影视文化、创意设计产业集群。

强大的产业集群,是《黑神话:悟空》诞生的重要因素。西湖区是如何打造文创产业集群的?“悟空”出世背后有着怎样的产业密码?

“悟空”如何跨越“九九八一难”

随着“悟空”的持续火爆,西湖区艺创小镇也成了网红打卡点,因为这里是游戏制作方——杭州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的所在地。游科公司创始人冯骥感概,“悟空”能跨越“九九八一难”成功问世,得益于当地优良的营商环境。

2018年,冯骥将主创团队从深圳搬到杭州,并落户艺创小镇。选择来这里,是因为杭州的互联网氛围好,小镇周边有很多高校资源,而且这里很幽静,可以静下心来做事情。

而当地的为企服务原则就是:无事不打扰、有事尽全力。在艺创小镇,有一支“服务专员”队伍,平时不打扰,企业有需求,他们会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忙协调、解决各种问题。

由于游科公司很多员工都不是本地人,服务专员就主动联系、沟通,帮他们协调到一批单身公寓、回迁安置房资源,解决了住房难题。为了让他们专心做事情,小镇食堂还提供送餐上门服务。衣食住行,小镇的服务让企业有了家的感觉。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游科公司又搬到了象山艺术公社,小镇再次为他们提供了约3600平方米的宽敞场地。看场地时,冯骥“一眼投缘”,但也提出一个请求,“隔壁的两栋楼能不能先别租出去,等我项目扩大了再来拿。”

这个看似不合理的请求,艺创小镇很快就答应了,两栋办公楼空了整整3年,多次婉拒名人工作室、有潜质企业的加盟。“为等悟空,西湖边两座楼空置3年”,当地政府选择与游科公司这样有潜力、有实力、有梦想的团队站在一起,静静等候花开时刻。

游戏上线前必须获得相关部门的许可。游科公司首次在杭州申请,企业负责人对相关流程及本地的代理公司等不太熟悉。一开始,企业甚至考虑要不要在更熟悉的城市申请。

急企业之所急。小镇服务专员积极协助企业对接园区内外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筛选后再推荐给企业。同时,还与区级有关部门协调,向上积极汇报,争取开辟绿色通道,协助企业快速过审。

在游戏制作出品过程中,类似协助对接的事情很多。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并不容易。不仅需要对企业实际情况有充分了解,还需要掌握大量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等市场资源。

为了让企业诉求能迅速得到反馈,2024年,西湖区探索大视听产业“一站式”服务改革,通过区级层面统筹,整合企业全生命周期所需的政务服务资源,对接网络剧指导、IP孵化基金、出海等增值服务。如此一来,企业在创业环节中遇到的难题,都能得到高效解决。

除了企业服务,政策支持也很重要。2022年,杭州市出台第六轮动漫产业支持政策,每年划拨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推动动漫、游戏和电竞产业发展。当年共有173个项目入选,其中40个被评为优质项目,《黑神话:悟空》就是优质项目之一。

7年来,游科公司获得省、市、区以及艺创小镇给予的各类补助,共计超过300万元。

同时,艺创小镇还与游科公司携手共建一流的光学动捕影棚,并共同研发了配套技术。正是这样的支持,使得《黑神话:悟空》在制作过程中采用了全流程自主研发的文化遗产数字还原工艺。

真金白银产业扶持,加上优质的企业服务,让制作团队能“静下心磨剑”。可以说,当地政府是陪伴“悟空”成长的可靠“后盾”与温暖“港湾”。

小镇靠什么成为“爆款制造机”

除了《黑神话:悟空》,艺创小镇这几年还诞生出许多“爆款产品”。

如,荣获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优秀影片奖”的追光动画作品《长安三万里》、票房口碑双赢的动画电影《白蛇:浮生》;电影《流浪地球2》《哪吒》等,其制作团队就驻扎在艺创小镇。精品佳作频频出圈,艺创小镇也被誉为“爆款制造机”。

在文创界,艺创小镇已成为一个知名的文化地标。在繁华而极富艺术气息的小镇,人们很难想象的到它曾经的模样。这里原是一家老牌水泥厂的老厂房,当地人形容是“破旧厂房路草荒,空房宿鸟鼠嚣张”。

1999年,在城市转型发展中,水泥厂被关停。此后几年时间,当地政府一直在思考如何用好这块地。直到2007年,西湖区提出以文创产业为转型方向,关停的水泥厂开始蜕变为独具工业遗风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2008年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园,2010年打造了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以艺术创意为特色的国家大学科技创意园。2015年,艺创小镇正式诞生。2018年底,小镇建成浙江省首个由城中村改造而成的文化创意艺术街区——象山艺术公社,打响了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的第一枪。

此后,艺创小镇紧紧抓住浙江省打造之江文化产业带、杭州市实施“拥江发展”战略和全面推进“文化兴盛”的重大机遇,将小镇打造成为浙江省发展文化产业的主平台、之江文化产业带的一颗璀璨明珠。

艺创小镇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地方与高校共建,它是由西湖区、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三方合作打造。在文创人才支持上,小镇得天独厚,目前已集聚数十位高端文创领军人才,拥有文创中高级职称人才1100余人。

以此为基,艺创小镇诞生了3000多家专注于平面设计、动漫游戏、影视科技、数字文化等领域企业,包括上影股份中南总部、央视电影频道杭州基地、追光动画、游科互动、艺高文化、时光坐标等。围绕数字视听产业集群、微短剧产业集群、青年新锐创业集群,艺创小镇打造了“科艺融合”的视听产业集群。

发展文创产业,人才是关键。为了吸引集聚人才,小镇在建设之初就以“艺术+”为指导思想,以“艺术众创”为核心模式,搭建集聚政策、创意、人才、产品、资金、市场、知识产权等文创产业各资源要素的平台,融汇设计、绘画、雕塑、建筑、新媒体、音乐、戏剧、动漫、舞蹈等艺术门类,激活艺术的内在动力,推动文化创意向生产实效转化,力推一个集文创研究、艺术展演、社群经济、时尚消费和特色旅游五位一体的新型特色小镇。

在规划建设中,通过独特的工业复古风格设计,打造氛围浓厚的艺术社区和艺术家园。经过改造的工业建筑本身就散发着艺术气息,是举办各种艺术活动的天然首选地。

小镇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平台,吸引各类人才在此汇聚、交流。据统计,艺创小镇平均每年举办音乐会、展览、艺术周、沙龙、讲座等文化艺术和产业类活动270余场,几乎每天都是艺术节。

浓厚的艺术氛围,让小镇成为艺术爱好者们争相打卡的圣地。有了丰富的人才支撑,发展文创产业就有了源头活水。“悟空”制作团队正是被艺创小镇良好的环境和丰富的人才资源吸引而来。

爆款频出的源泉在哪里

爆款不可能凭空“蹦”出来,单靠一个小镇也不可能承载整个文创产业集群。深层次看,以《黑神话:悟空》为代表的众多爆款,更重要是来自西湖区乃至杭州市深厚的文创产业土壤。

早在2007年,杭州市就提出“打造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同年,西湖区率先提出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城市转型的新方向和产业升级的主抓手,十多年来一张蓝图绘到底。

2018年,浙江省提出 “之江文化产业带”重大战略。以“之江文化产业带”为核心,杭州市推动建设“全国领先、世界前列”的国际文化创意中心。西湖区作为之江文化产业带唯一的核心区,提出要打造文创高地。

杭州市层面,从组织机构、平台建设、政策保障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推动。仅在平台建设方面,目前杭州拥有市级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街区)70家,省级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街区)15家,国家级文化产业发展平台30个。这些园区成为集聚文创企业与人才的“强磁场”、文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

在政策保障方面,杭州市聚焦企业发展、人才培育、金融扶持等方面,先后制定实施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和举措。据不完全统计,2007年以来,杭州市出台实施文创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文件50余项,市本级财政累计投入18.6亿元,以公开申报的形式,对全市约3100个文创项目进行了扶持,带动社会投资约630亿元。

西湖区层面,则是着力打造文创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西湖区重点建设以西溪创意园和中国(浙江)影视产业国际合作区为核心的环西溪影视产业带和以艺创小镇为核心的之江文化产业带,聚焦影视文化、数字文化、创意设计、文旅演艺、艺术创作五大优势产业,不断壮大优化文创产业集群和产业生态,打造产业发展高地。

西湖区依托落地项目牵引作用,推动上下游产业之间相互协作,实现抱团发展。同时,通过为文创产业提供全周期增值服务,打造“苗木、灌木、乔木”共生的产业集群。完整的产业链极大提升了文化创作实力。

值得一提的是,西湖区还坐拥浙江大学、西湖大学、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上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并引进40余位“国内顶尖、国际一流”的名家大师和文化领军人才,逐步形成产业人才融合发展格局,充分整合优质资源,有机衔接产创环节,为文创产业发展输入源源不断的优质动力。

强大的产业集群和深厚的产业土壤,是“悟空”出世和爆款频出的重要源泉。

2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