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上海市静安区招商人员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结识一家知名节能技术公司,经过邀约洽谈、实地考察及多次有效沟通后,仅用一个月时间,企业就决定入驻位于静安区的数通链谷。
2024年11月,在第七届进博会期间,虹口区与青海一家储热技术公司深入沟通未来布局规划及项目前景,坚定了企业在上海多点布局的信心。
会展既是会客厅,也是大舞台。《2024投资上海重点展会招商工作方案》要求,全面深化会展招商工作,推动“流量”变“留量”、“展商”变“投资商”。据统计,2024年,上海各级投促部门在海内外共举办会展招商相关活动1100余场,挖掘项目线索近7000个。
把招商线索转化为项目成效,不仅是体力活、脑力活,更是技术活、精细活。
如何接住“泼天流量”
办会展的目的之一是制造“流量”。为了接住“泼天流量”,上海招商人选择主动搭建平台。例如,在第七届进博会期间,上海各级投促部门共举办93场招商推介活动,聚焦产业招商、项目招商、场景招商、载体招商等主题,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推介效果。
上海市投促中心举办“携手进博 共创未来”上海重点产业链新机遇推介会,发布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百亿需求清单,以实打实的需求应用,吸引近百名工业领域设备更新供需方代表参会。
苏美达是央企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国机集团)下属子公司,也是进博会期间闵行区签约落地重点企业。借助央企苏美达等链主企业,闵行区举办精准招商活动,“以商招商”对接了8个苏美达采购签约和联合参展的企业项目,其中3家企业有进一步合作意向。
瑞士上海商会是杨浦区的“老朋友”,自2024年6月签约以来,半年里已达成多项合作。这是商会第一次参加进博会,杨浦为其搭建平台,精准对接意向客户,在高效促成合作的同时,杨浦也收获了企业的合作意向。进博会期间,瑞士上海商会与杨浦对接6家企业,其中两家落地杨浦。杨浦与企业机构建立了同呼吸、共命运的“化学式链接”。
2024年9月,金山区亮相第24届投洽会并设展,共吸引中外投资客商约350人次前来洽谈,并为投资意向较高的企业推介区域内标准厂房、科研孵化平台等优质资源,推动项目落地。
2024年11月,2024中国(西安)国际低空经济发展大会举办,青浦区设立青浦展馆,组织区内9家企业参展,并精准对接近30家企业和高校机构,其中近10家企业达成初步落地意向。
临港新片区则把步子迈得更远。2024年10月,首届亚太半导体峰会暨博览会在马来西亚槟城拉开帷幕,临港新片区首次组织20余家集成电路企业走出国门在海外设展,形成招商合力。临港为企业搭舞台,让企业“秀肌肉”展示最新技术研发成果,而企业也“投桃报李”为临港带来资源和渠道对接,实现双向赋能。
如何“找对人”
如何在会展期间精准对接企业高管,“找对人”是会展招商最大的难题。上海招商人员也是动足了脑筋,在会前准备上下了“硬功夫”。
第七届进博会召开前一个月,上海市广泛动员市区招商部门,梳理参展企业高管名单,按照产业属性精准匹配至产业主导区,同时各区围绕“五个一”要求,即组建一个团队、精选一个企业名单、制定一个对接方案、开展一批会见、报一批对接成果,做好企业高管对接和贴身服务工作,“踢”动项目落地“临门一脚”。
进博会的六大展区和创新孵化等专区,在徐汇区招商人员的视野里,就是一张张产业分布地图。紧扣区域产业布局,徐汇区精选出500余家重点目标企业开展精准招商。期间,招商团队与一家西班牙种植牙企业初步达成落地意向,该公司计划携旗下牙科种植体产品在中国开设首家公司,并计划在未来3年内由进口转为生产销售,逐步扩大业务规模。
长宁区组建百人招商“突击队”,累计对接参展商250余家。针对重点意向企业,主动创造“偶遇”的机会。例如围绕“数字长宁”建设,区领导与一家跨境电商“链主”企业负责人直接在进博会现场沟通,聊得开心了,企业也主动邀请长宁去企业总部看看。
长兴岛则在2024专精特新大会上,“偶遇”到了曾参加中国(长兴岛)LNG船产业链发展大会的“老朋友”。该企业的胶粘剂、涂层等产品可以应用于船舶产业,双方乘势约定后续进一步沟通交流。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宝山区南大招商团队精心做好企业高管对接方案,协助无锡一家高性能人工智能产业化公司参加大会的分论坛、投资分享会等多场活动,并陪同企业董事长一行实地考察拟入驻载体,推动国产算力系统平台项目签约落地,投资额16亿元。
普陀区成立第25届高交会招商工作专班,提前梳理展商名单,圈出重点目标企业以及区内参展企业清单,并排摸企业意向和需求。会议期间,招商人员一方面“广撒网”,向200余家符合区域产业导向的企业积极推介;另一方面与前期排摸的15家参展企业深入沟通洽谈、寻找合作机遇,并成功与一家生命健康产业上市企业达成合作意向。
如何捕捉潜在投资机会
提及招商人员必须具备的品质,“狼的敏锐”首当其冲。会展提供了海量的信息,如何在信息洪流中敏锐捕捉到稍纵即逝的潜在投资机会,是提高会展招商成果转化的关键。
2024年4月,在海南举办的第四届消博会上,松江区招商人员了解到一家科技公司存在品牌推广和材料研发等方面需求,而这些需求松江都能满足。
招商团队当即准备好有关资料,登门拜访企业深圳总部,以专业服务和对企业需求的深刻理解,赢得了企业的信任与青睐,决定在松江区发展企业总部,开启一段新的商业旅程。
文章开头提到的节能科技公司顺利落地,也是源于招商人员的敏锐感知。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期间,静安区市北高新招商人员与企业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后发现,这家企业是零碳数智化城市服务商,其业务发展和所需资源与数通链谷的“区块链+”产业生态导向高度匹配,就特别关注这家企业。后续经过多次拜访沟通、实地考察,及时解决企业顾虑及员工诉求,招商团队终于打动了企业。
2024年11月,企业新总部在数通链谷揭牌。在园区资源的托举下,企业将向全新的综合能源服务体系迈进,招商赋能企业佳话再度续写。
如何做好人才服务
人才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招商说到底还是“招人”的事。
2024年4月,第四届“海聚英才”全球创新创业大赛广州分赛区举办,上海市黄浦区“以赛引才”打通招才引智新路径。为充分彰显礼贤敬才的深厚诚意,黄浦区精心梳理人才落户、安居等系列配套政策,发放“科创大礼包”,广泛链接场地、资金、生态、服务等资源要素保障,让来沪人才能安心发展。
赛后,持续跟进线索项目,连续7次组队赴广州与企业深度交流,回应企业关心关注问题,提供个性化落地方案及支持措施。截至目前已成功落地15家珠三角优质企业。
上海化工区以2024年SCIP+绿色化学化工创新创业大赛为契机,与大赛创业创新组一等奖获奖团队接洽沟通,以“拨投联动”成功招引了生物再生修复材料项目。项目能实现干细胞培养试剂耗材的国产化,填补中枢神经损伤修复难题,对上海生物材料产业发展有重大推动力。
2024年5月,奉贤区东方美谷公司派出十余人的招商团队在第28届CBE中国美容博览会设展招商。为确保招商工作的精准与高效,招商团队进行深度市场调研,分析市场需求、行业趋势以及目标受众的特点。同时,邀请多个已落户园区的品牌共同亮相东方美谷展台,为企业提供更多外部资源和机遇。
上海作为高水平对外“风向标”,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际性行业会展活动,在全球会展版图上持续擦亮“上海名片”。
2024年4月,F1中国大奖赛在嘉定区举办,嘉定打造“上海汽车文化节”,推动“体育+招商”融合发展。2024年10月,2024全球数商大会在浦东新区开幕,与香港数商协会、新加坡工商科技协会、德国国际数据空间、国际数据治理协会等国际组织机构形成全年交流合作机制,搭建产业链合作交流的“朋友圈”。
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则连续四年在虹口区举办,吸引世界各地的航运业精英和专家学者交流思想、分享经验、探讨合作,北外滩已然成为国际航运业界的新地标。
(作者单位:上海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