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铜陵市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王、实干为先”,交出了一份质量高、成色足的发展成绩单: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达6.4%,居全省第1;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5.4%、73.2%,均居全省第1;参加省开工动员项目开工率、纳统率、投资完成率分别居全省第1、第 4、第 4;14项工作获省政府真抓实干督查激励,再创历史新高。
新征程上,铜陵将以怎样的干劲和拼劲创先争优?近日,《决策》杂志媒体智库专访铜陵市委书记杨宏星。
“干字当头、创先争优”
《决策》:2024年,铜陵发展取得哪些成绩?展望2025年,铜陵发展如何持续攀升?
杨宏星:去年以来,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严峻形势,铜陵全市上下团结奋斗、攻坚克难,不仅实现了经济运行提速,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进出口、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6.4%、4.5%、23.5%、4.9%、7.2%,分别居全省第1、第3、第1、第5、第1,铜冠矿建、小菜园2家企业成功上市,上市企业总数达13家,实现了五年翻一番,稳居全省第4;而且实现了改革创新提能,“无废城市”建设被中央改革办专刊推介,“亩均论英雄”改革获全国推介,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50%,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省第4;还实现了为企为民服务提优,“亲清有约、‘铜’心助企”专项行动实现4万余户企业联系服务全覆盖,重点企业满意度达99.8%、居全省前列,7项优化营商环境改革举措在全省推广,省48项民生实事、市28项为民办实事事项全面完成,群众获得感越来越强。
来铜陵工作这段时间以来,我深切感受到,铜陵不仅发展势头良好、工业基础厚实、城市管理精细、环境宜居宜业,而且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精气神很足,发展潜力空间很大。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当前铜陵发展仍处于爬坡过坎、动能转换的关键期、攻坚期,既要直面产业转型之“艰”,也要承受创新突破之“难”,争先进位的压力不断增大。必须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的危机感、紧迫感,用实干为转型“搭梯”,用“上行”对冲“下行”。今年,铜陵市将聚焦“重大项目提升年”和“营商环境深化年”两个主题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锚定打造“三地一区”战略定位,抓住用好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机遇,按照省委“三个往前赶”要求,干字当头、创先争优,以一流营商环境助推重大项目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努力交出现代化幸福铜陵建设的新答卷。
“向新图强、以质取胜”
《决策》:创新是高质量发展主动能。铜陵将如何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杨宏星:对铜陵来说,创新既是重大战略,更是紧迫任务。我们将弘扬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城市基因,发挥产业特色鲜明、创新元素富集的优势,在科技创新上持续发力,扭住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这一关键抓手,坚定不移下好创新先手棋,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一是以创新开辟发展新赛道。铜陵因铜立市、因铜而兴,已形成以铜产业为底座,化工、电子信息、钢铁、建材等为“四梁八柱”的产业体系,产生了循环效应。去年,铜陵有色连续第6年上榜世界500强,今年绿色智能铜基新材料项目投产后,铜冶炼产能即将登顶世界第一。我们将紧扣打造世界级铜产业集群目标,深度挖掘铜陵稀有稀贵金属资源优势,进一步瞄准铜产业赛道的高端新材料、高性能合金等细分领域,聚焦铜产品进口替代等,努力突破铜产业的“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奋力摘取更多铜产业“皇冠上的明珠”。
二是以创新集聚发展新优势。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首先是培育壮大创新主体。主动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三首”“三新”等支持政策,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支持企业加大科研攻关和产业化投入,推动创新型企业的矩阵越做越大。其次是建强用好创新平台。支持有色、精达等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参与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建设,布局一批省企业技术中心和产业创新中心,通过创新平台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因子,厚植创新土壤,结出更多创新成果。其三是广泛集聚创新人才。铜陵在人才引育上下了很大功夫,从“产业人才8条”到“人才铜聚9条”,再到“人才强市10条”,政策撬动作用不断释放。我们将持续升级人才政策,一手抓产业领军人才和高层次人才招引,一手抓高技能人才培育,形成“引进一名人才、带来一个团队、转化一批成果、做大一个产业”的链式效应,更好满足产业发展需要。
三是以创新激活发展新动能。企业是创新创造的主体,党委、政府的责任是陪伴创新人才和企业“长跑”。我们将当好企业创新发展的长期陪跑员,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用好金融源头活水,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
“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不动摇”
《决策》:铜陵连续6年开展重大项目攻坚主题年活动,今年的重大项目提升年,铜陵有什么新部署?
杨宏星:项目建设是高质量发展的硬支撑、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我们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不动摇,把主要精力向项目集中,工作重心向项目集聚,以项目看发展、以实绩论英雄。
一是放大格局谋项目。把铜陵发展放在国家大格局、区域大战略、全省大目标中思考,结合谋划“十五五”发展,抢抓“两重”“两新”政策机遇,聚焦重大基础设施和现代产业集群、生态环保、基本公共服务等领域,深度谋划更多牵一发而动全身、一子落而全盘活的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重大项目。同时,用好部委研究院所、专家智库力量,精心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更多重大项目挤进全省、全国的计划规划。
二是升级打法招项目。积极应对招商引资的新形势新变化,制定出台《新时期推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深化产业链招商,聚焦延链、补链、强链的关键环节,分类绘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在细分领域精耕细作,重点招引一批科技含量高、代表新质生产力方向的“金娃娃”项目,努力串珠成链、聚链成群。今年还将优化资本招商,加强基金整合优化,做实做强市高质量发展母基金,以“政府资金+产业特色”撬动社会资本的更大投入。
三是提速提效建项目。重点紧盯在手在建、新开工、即将建成投产类项目,抓实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细化工作颗粒度,严格实行清单化、闭环式管理,一项一项扫清影响项目建设的“绊脚石”,把投资进度细化到月、到周、到日,推动项目快建设、快投产、快达效,全力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增长。
“市场主体为王、企业家为王、创业者为王”
《决策》:今年,铜陵在全市开展营商环境深化年活动,将怎样持续擦亮营商环境品牌、创新为企服务机制?
杨宏星:市场活力来自企业、来自企业家,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家最有发言权。我们将以建设“亲商铜陵、信用铜陵、效率铜陵”为目标,以推动惠企政策“直达快享”、执法监管“包容审慎”等六大专项行动为路径,旗帜鲜明支持企业发展,理直气壮为企业加油助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真金白银惠企业。今年,中央和省出台了多项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我们既要提高政策知晓度,加强宣传解读,让各项政策企业能听得到、看得懂;又要提高政策兑现度,马上就办、办就办好,让“好政策”够得着、用得好。
二是真情实意优服务。持续擦亮“‘铜’心助企”服务品牌,用好“一网通办”“一窗通办”,在更多领域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市场主体的发展、满意指数。同时,落实好政企常态化沟通机制,开展好“铜商会客厅”“企业家日”等活动,健全听取、办理、反馈的工作闭环,完善说“不”提级管理制度,引导各级各单位用心用情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少在案头想、多去现场看,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当好服务企业的“店小二”“贴心人”。
三是真功实效抓落实。进一步压紧压实县区的属地责任和行业部门的主管责任,统筹为基层减负和赋能,扎实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加强督导检查,严格跟踪问效,对那些服务企业和群众不上心、不担当、不作为的,及时通报负面典型案例,以责任落实倒逼工作落实,推动作风效能改进提升。
“一座城、一条心、一起拼”
《决策》: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铜陵将如何激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
杨宏星:铜陵是大家的铜陵,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进而推动高质量发展,没有局外人,每个人都是主角。我们将引导全市上下当好“铜陵发展,奋斗有我”的主人翁,同心协力办好铜陵的事,以奋勇争先的状态往前赶,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展现大作为。
首先是上下联动一盘棋。市领导要亲自挂帅、靠前指挥,“一把手”要带头干、负总责,各板块要勇挑重任、主动担当,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做到在岗在干、在行在心,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谋、劲往一处使,形成高效协同、联合行动的良好局面。
其次是政企携手一条心。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以城市之名向企业家致谢,倾全城之力助企业家腾飞,让大家勇敢闯、大胆创、放手干,当好产业发展的“主力军”、招商引资的“搭桥者”、推介家乡的“代言人”,在现代化幸福铜陵建设中显身手、展作为。
最后是干群合力一起拼。全市广大干部群众都要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投身重大项目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的火热实践,让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潜力、创新智慧充分涌流,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凡的业绩。我们一座城、一条心、一起拼,就一定能时光向前、铜陵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