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智库 > 区域经济

佛山“失速”

  作者:梁楠  来源:决策网时间:2025-04-29

佛山,“失速”了。

2024年,佛山经济增速只有1.1%,在广东省21个地市中排名倒数第一,在全国26座“万亿城市”中也是排名垫底。

佛山怎么了?

“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

佛山“失速”,与工业密不可分。

作为典型的工业强市,佛山以强大的制造业实力闻名于世,2023年,佛山工业总产值超过3万亿元,仅次于深圳、苏州、上海,排名全国城市第4、全国地级城市第2。

当佛山成功跻身“全国工业第四城”后,外界对其未来充满期待,然而后续的发展态势却令人始料未及。2024年,佛山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1.9%,重工业增加值下降4.1%,直接导致经济增长“失速”。

佛山工业为何出现负增长?

在2月20日举行的佛山市两会上,佛山市市长白涛解读了2024年佛山市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处于近年较低水平的原因。“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不利影响加深,有效需求不足,且佛山产业与房地产关联密切,加上汽车制造业以燃油车为主,我市经济受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汽车市场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更大、更直接,全年部分经济指标完成情况不及预期。”

实际上,自2024年3月开始,佛山市规上工业增加值便出现跌势。

2024年1-3月,佛山市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334.6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2%。前十大行业共拉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7个百分点。

“有家就有佛山造”,这是一句让佛山引以为傲的口号,然而佛山工业“成也房地产、败也房地产”。

佛山市工信局透露,陶瓷、铝型材、金属制品、家电、塑料制品、家具等7大房地产关联行业,占佛山制造业的比重近60%。

家具、陶瓷等占比较高的佛山传统产业,受到房地产周期和外部需求减少影响十分明显。2024年一季度,佛山市房地产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1%;2024年,佛山房地产开发企业完成投资941.79亿元,下降26.3%;其中住宅投资下降27.3%。规上工业增加值与房地产紧密关联的金属制品业、陶瓷压机等专用设备制造业、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行业增加值不同程度下降。

种种迹象早已有显现。以陶瓷行业为例,2023年,佛山市辖区陶瓷墙地砖总产量7.45亿平方米,同比减少7.7%;卫生陶瓷总产量1822.23万件,同比减少6.5%。更早在2022年,佛山陶企开窑率一直保持在50%至60%,几乎是全国陶瓷产区开窑率最低的产区。

2024年,这一跌势不但没有扭转,而且还进一步下滑。加上受到国际市场的贸易壁垒影响,2024年上半年佛山陶瓷墙地砖出口总额同比减少23.3%;卫生陶瓷出口总额同比减少75.1%。

新明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董事会秘书高世杰表示,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仍处于深度调整期,建陶行业市场需求有所下滑。同时,伴随着国家“双碳”政策的进一步收紧,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建陶行业“量的增长”已经快走到尽头,“质的提升”正成为新的发展引擎。

不可否认,佛山经济过去几年持续增长,在全国地级市中名列前茅,展现出强劲的经济实力。但在佛山迈向工业四万亿目标的路上,“传统产业升级滞后”与“新赛道突围缓慢”是当前面临的双重困境。

新的技术困境

纵观佛山工业,陶瓷行业的乏力,只是一个横截面。订单的减少如涟漪般蔓延到家电、家具、服装、金属制品等产业。

这背后,国外市场需求疲软是客观因素,但归根结底是传统优势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强,这些产业抗击风险能力普遍较弱,产业链转移也对这些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造成较大影响。

佛山市工信局指出,传统制造业在佛山产业体系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传统制造业普遍存在产品同质化、价格竞争激烈、品牌溢价能力差等问题,大量企业存在增量不增利的情况。调查企业后发现,铝型材、陶瓷、纺织服装等重点产业利润率均已不足5%。

对比东莞来看,东莞也曾面临因电子信息产业周期造成的经济波动影响,却展现出了较强的应变能力与产业韧性。凭借深厚的产业基础和完善的产业链条,东莞积极推进产业升级转型,通过强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在半导体、通信设备、智能终端等核心领域的技术创新水平。

比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汇聚了大量高端创新资源,华为等科技巨头在此设立研发中心,带动了一批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推动东莞电子信息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迈进。

反观佛山,虽在传统制造业领域根基深厚,但在产业创新投入上与东莞存在差距。在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方面,佛山不仅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与东莞相比也有不小的距离。这导致佛山在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与应用上相对滞后,面对市场变化时,产业调整的速度和力度不足。

2023年,佛山R&D经费为280.48亿元,位列广东省第四,远低于深圳的2236.61亿元和广州的1042.99亿元,与排名第三的东莞也有不小的差距。同时,佛山R&D经费投入强度仅有2.11%,不仅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的3.54%,甚至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65%。

这揭示了佛山的产业创新能力不足,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偏低,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缺乏,研发设计、品牌营销高附加值两端相对滞后。

“新型应用场景对于解决传统产业发展困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佛山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副教授穆向民认为,面对国际贸易收紧、房地产市场下行等内外部市场环境的快速变化,佛山陶瓷产业乃至“有家就有佛山造”的整个泛家居产业,开始面对新的技术困境、市场困境和效益困境。

穆向民建议,佛山必须按照新质生产力的新内涵、新指向,全面创新发展路径,优化产业生态,坚持以科技创新开辟新领域新赛道,以丰富应用场景创造新消费,以产业融合打造新业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

怎样突围

面对“失速”,佛山的突围之路在哪里?

“以最大力度巩固传统产业家底、以最快速度推动新兴产业壮大、以最优角度切入未来产业赛道。”这是佛山在新春举行的全市高质量发展大会上给出的应对之策。

2025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革新性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全球科技领域掀起波澜,继而成为推动各行业智能化变革的关键力量。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方面走在前列的佛山,也快速开启了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深度求索。

2025年佛山市政府工作报告8次提及人工智能,更第一次提出实施“人工智能+千行百业”行动计划,释放出抢抓AI机遇的强烈信号。

“重新审视我们的泛家居万亿产业集群,表面看是需求大幅萎缩,但深层次还是创新产品供给已滞后于快速转化了的市场需求。”佛山市政协常委渠铮认为,佛山应该借助Deepseek和AI等新技术,构建佛山泛家居开放式大模型平台,赋能海量智选和优品集采,把佛山已占到全国近七成规模的散装家居产品,集成打造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家居集成装配制造新型产品”,形成“有家就有佛山造”的新场景、新消费和新经济。

众多佛山企业也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纷纷投身到AI与产业融合的探索中,尤其是在装备制造这一佛山工业“新名片”上。

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洪波认为,AI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制造业向无人工厂的方向发展。

“如今,工厂要求机器人要越来越智能,最好能‘开箱即用’,这就离不开AI的应用与赋能。”不过,陈洪波也坦言,佛山目前缺乏高端AI研发人才和复合型应用人才,这成为制约产业智能升级的关键因素。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星期六工程师为佛山带来了先进的技术理念与创新思维,打破了本土企业技术发展的局限。彼时来自广州的工程师们,助力佛山在家电、陶瓷、机械制造等传统制造业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飞跃。

如今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佛山AI人才飞地”的概念也应运而生,为佛山在新兴技术领域的突破带来新的希望。面对高端AI研发人才和复合型应用人才短缺的困境,来自各地的AI人才可以不受地域束缚,与佛山本地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将先进的AI技术和理念引入佛山的制造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助力佛山加速实现人工智能与千行百业的融合。

陈洪波建议,佛山政府要加大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通过“本地筑巢”和“飞地引凤”双管齐下的方式,吸引和培养AI人才。

比如,政府设立专项基金,支持AI人才的引进和培训;与此同时,在北上广深杭等AI产业发达的城市设立“佛山AI人才飞地”,吸引高端人才为佛山企业提供远程研发和技术咨询等服务。

当下,一场“人工智能+千行百业”的“智造”变革,正在星罗棋布的佛山制造工厂里上演。“智造”的进阶,将助力佛山产业转型,为成功突围增添必胜的信心和决心。

(作者系本刊特约撰稿人)


0
最新期刊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