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棱竹制品加工有限公司里,村民们正在分割毛竹。 张大岗 摄春
日里的大别山,漫山竹海为大山染上了碧绿的底色。在金寨县流波䃥镇黄畈村,金寨双棱竹制品加工有限公司里一派繁忙景象。一根根碗口粗的毛竹被切割成整齐的长段、片成两指宽的竹条、编织成径向帘。“这些产品将发往福建、江苏等地的工厂进一步加工,最终制成集装箱底板。”公司总经理张维春说。
金山药岭名茶地,竹海桑园水电乡,毛竹一直以来都是大别山区最重要的林业资源,流波䃥镇自然也不例外,全镇拥有毛竹面积超过5.5万亩,年产毛竹120多万根。
“过去我们镇是大山里的毛竹加工大镇,有不少竹加工厂,家家户户都把毛竹当做‘宝’。后来因为环保问题和经营不善,加工厂和小作坊陆续关停转移,毛竹没了去处,成了村民眼中的‘草’。”流波䃥镇书记张万永说。
2020年,流波䃥镇在黄畈村修建了车间,招商引入了双棱公司,当地的竹海再一次成为了“金山银山”。
村民们正在将毛竹编织成为径向帘。 张大岗 摄
“这几年随着经营业绩不断上升,我们从最初的2间厂房拓展到了4间厂房近5000平方米的生产面积,正常用工40余人,高峰期用工可达80人。一年消耗3.5万余吨毛竹,不仅流波䃥镇,周边的乡镇都会给我们提供毛竹原料。”张维春说。
加工好的径向帘装车发往福建、江苏等地的工厂。 张大岗 摄
随着黄畈村几家大型竹制品企业投产,沉睡在大山中的竹海再次焕发了活力,原本不值钱的毛竹每吨售价也突破了500元,村民在工厂务工,月收入也能有4500元到10000元不等。随处可见的毛竹又成了村民眼中的“致富竹”。
“下一步我镇将有选择地引进生产新产品、差异性产品的竹加工企业,推进竹加工企业相互合作、互通有无,加强对竹沥、竹板材、竹工艺品等深加工产品的研发,让每一根竹子都能得到充分利用。”张万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