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大别山的映山红迎来了绽放期。远远望去,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万亩红花如星火般蔓延,染破山青,灿若雯华。
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潮头,革命老区肩负着“在现代化进程中不掉队、赶上来”的时代重任,漫山遍野的映山红传递出老区人民勇于探索、敢闯敢干的精神。从产业集聚到创新集群,六安市金安经济开发区以“往前赶”的姿态,推动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全力奔跑的过程中,映山红双创学院正成为“破风者”。
山巅生长,沐浴创新光芒
映山红双创学院是金安经济开发区联合安徽工业技术创新研究院六安院、市区科技部门,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支持下,共同打造的科创服务平台。以政、校、企、媒、协联合群为纽带,以产、学、研、创、融互生链发展模式为特色,通过创业创新培训、实践、孵化、投资、服务等课程,为人才培养赋能,为企业发展提速,为产业创新加码。
生根于科研之巅,沐浴着创新的第一缕霞光。
当前,技术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双创学院围绕技术转移转化、企业孵化培育、产业投融资、科技服务等,为金安开发区产业发展与科技创新的双向奔赴提供了一条“快车道”,创新成果的转化落地更加便捷,产业化的路径更加多元,产业链创新链的集聚效应日益迸发。
纵横交错,共建产业生态
映山红的根系深扎于山间浅薄的土层中,向着乔木灌木无法抵达的岩壁缝隙、苔藓层,不断生长蔓延,开拓生存空间。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犹如岩壁缝隙、苔藓层,我们要做一株映山红,突破自我、傲然怒放。
双创学院积极组织“双创导师”进行产业知识培训,受训对象包括开发区职工和企业员工。截至2025年4月底,已开展培训10场,参与人员超700人次。比如,周垂日导师《变局下的宏观经济与高质量发展》、任林杰导师《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洞露与发展机遇》等课程,从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状态、产业发展方向等方面,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产业集群发展的战略意义及行业未来趋势分析,为金安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提供路径指引。
运用新兴技术,探索校企合作,正是映山红双创学院协助开发区企业的核心内容。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坚持每周联合高校院所的团队老师走访一家企业,和企业技术人员沿着生产线,学工艺、研技术、找差距、寻办法,将创新资源有效供给与企业需求有机结合。半年来,已邀请高校团队37批次,共走访企业54家,开展专项产学研交流会4场,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10个。同时,创建科企培育库、技术供需对接库、科技攻关项目储备库、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等“三库一平台”,精准助企匹配高校院所的优势资源。
崖畔丛生,产业迎风绽放
土壤贫瘠的山林间,映山红扎根生长,迎风绽放,是源于她强大的行动力,有生长的机会就果敢抓住,尽情吸收阳光雨露。
近年来,金安开发区围绕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以及由此延伸的氢能源、低空经济两大未来产业,云程发轫,久久为功。双创学院持续“育种育苗育果”,着力培育符合主导产业的科研项目,项目主导产业匹配度82%。实行梯次培养机制,开展项目全生命周期辅导,支持企业申报安徽省企业技术中心等科创平台,助力科研项目从“孵化破壳”,到发展壮大“升阶提质”。
映山红双创学院将聚焦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持续邀请行业专家授课指导,搭建产业人才与科研人才交流的平台,为企业发展提供多要素聚合、高质量互动的生态平台,逐步打造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创业品牌,以高水平“双创”助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打造产业生态的“漫山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