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包子馅调得真香,跟小时候吃的一模一样!”五月的沙墩村,春光明媚、暖意融融,一场热气腾腾的“乐龄包子宴”在村里的农村幸福院温情上演。此次活动由芜湖市湾沚区星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发起,得到芜湖市民政局和芜湖市第十届社会组织公益创投的共同资助,旨在通过“乐龄同行:农村老年人关怀支持计划”,关注和支持农村老年群体的生活与情感需求,构建有温度、有力量的社区关爱网络。
2025年5月,星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携手沙墩村“共享女儿”志愿服务队,共同在农村幸福院举办了这场“乐龄包子宴”。包子虽是寻常家常点心,但在此次活动中却有了不寻常的意义:它是味觉的记忆、情感的载体,也是代际之间情感交流与技艺传承的纽带。
在幸福院的厨房里,张发枝奶奶和崔玉凤奶奶成了包子宴的“主厨导师”。她们一边揉面,一边笑着讲解诀窍:“面要发得刚刚好,手心要温柔一点,包子才圆润好看。”张发枝奶奶特别擅长调馅,一边拌着咸菜馅一边说:“比例要刚刚好,少了就淡,多了就腻,吃着不舒服。”崔玉凤奶奶则在一旁细心指导大家如何包得紧实、如何控制火候蒸出松软的外皮。
参与活动的志愿者和年轻村民认真学习、动手操作,笑声和蒸汽在幸福院里交织成一幅温馨的画面。大家一边包着包子,一边聊着各自的家庭、儿时的记忆和生活的变化,时间仿佛在这锅热包子中悄然流转。
包子蒸好后,“共享女儿”志愿服务队的成员们将一笼笼热气腾腾的包子分装完毕,送往村中高龄独居老人的家中。老人们接过包子,眼中满是惊喜与感动。“一个人住,平时不怎么做这种东西,现在还能吃上热腾腾的手工包子,真是太开心了!”一位80岁的独居老人激动地说。
“共享女儿”志愿服务队作为“乐龄同行”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一群有爱心、有责任感的本地女性志愿者组成。她们定期入户探访,为独居、空巢、高龄、失能等特殊老年人提供情感陪伴、生活协助、精神支持等服务,像女儿一样贴心、细致。
新加入志愿服务队的庞良云阿姨在送餐后感慨道:“虽然我不是她们的亲人,但能为她们做点事,心里特别踏实,也觉得自己被需要。”
星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包子宴’不仅是一次集体手作活动,更是一场以食为媒、以情聚心的社区互助尝试。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唤起大家对老年群体的关注,也唤醒村庄中邻里互助的传统力量。”
“乐龄包子宴”以包子的香气和温度,串起了沙墩村的邻里亲情,也照亮了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一角。未来,“乐龄同行”项目将持续深耕沙墩村,探索更多有温度的服务方式,努力让更多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