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线承担着电能输送、信息传递以及实现电磁转换等功能,被誉为电机、电器工业产品的“心脏”。在铜陵,有这样一家专攻铜基、铝基电磁线及特种导体的企业,现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特种电磁线生产企业。
7月4日,记者跟随“活力中国调研行”安徽主题采访团来到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实地探访。
在该公司的无尘车间里,生产机器正在将一卷直径仅0.018毫米的漆包线高速缠绕。
“这根漆包线相当于头发丝的1/20粗细,却能承受300℃高温和3万伏电压,这款产品可满足于汽车电机、消防排烟风道电机记忆其他耐高温的电机绕组线圈。”铜陵精达公司职工监事、电磁线研究院实验室主任苏保信说。
走进企业展厅,记者发现,这里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电机用电磁线。其中,一款用于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的电磁线受到记者们的关注。
“这是为可控核聚变装置研发的特种电磁线——卢瑟福缆,全球仅我们一家公司能连续生产3公里以上。”苏保信表示,在可控核聚变方面,公司研发的特种电磁线可用于超导磁体的绕组,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机械性能。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材料配方,提高了电磁线在超导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为可控核聚变装置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可靠的电磁线解决方案。
除了核聚变领域,该公司的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人工智能、5G通讯等领域。其中,该公司生产的漆包线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三;在全国制冷压缩机领域,电磁线产品市场覆盖面达85%以上,部分产品市场占有率达50%。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中东等国际市场。
此外,公司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20个研发创新平台,与上海交大、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等高校院所以及上下游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作为技能大师的苏保信成立了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他带领团队研发了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特种扁平电磁线等多项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如今,铜陵精达已获得356项发明专利,产品通过特斯拉、宝马等国际认证,正引领着行业向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发展。
铜陵精达的蓬勃发展正是基于铜陵市大力推进铜基新材料产业的强力支撑,加速打造世界级铜产业集群的体现。
目前,该市形成了“电解铜—铜杆(线)—电磁线(电缆)”“电解铜—铜杆—铜箔—覆铜板—印制电路板”等7条完整产业链,产品覆盖棒、杆、管、带、箔等16类形态。2024年,铜陵市铜基新材料产业集聚规上企业87家,实现产值719.3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26%,实现铜材加工79.7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