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中国古铜都”——铜陵,沿着浮山的石阶、铜厂的钢架、凤凰山的花径,去聆听那些藏在山水与工业间的鲜活故事——有火山石的粗粝,有铜水的炽热,还有牡丹与咖啡碰撞的奇妙……这座滨江之城,正以三千年铜脉为基底,以创新发展为笔墨,书写新时代的美好篇章。
浮渡村崭新村貌 摄影 余康生
01
浮山:火山印记里的文脉长卷
秋日的浮山,风里裹着草木的清香。沿着石阶拾级而上,步道两侧的山腰处,斜斜地支着不少木棍,据讲解员介绍,这些是爬山人留下的美好心愿——“支山腰”有消除腰腿疼痛、祈盼身体安康之意。
“山浮水面水浮山”,位于铜陵市枞阳县、长江北岸的浮山,天生就带着诗意与神奇。这张铜陵亮眼的文旅名片,曾历经五次火山喷发,如今不仅是一座死火山,更是一本摊开的地质教科书。裸露的岩层上,岩浆奔涌的纹路清晰可辨,历经亿万年风雨打磨,化作了“海岛雪浪”的独特景致,奇趣盎然。浮山的魅力更在文脉。
作为“中国第一文山”,483块摩崖石刻在太阳余晖下闪耀着历史的光辉。从唐代的题咏到宋代的游记,再到明代思想家方以智留下的墨迹……千年文脉在此绵延不绝,微风拂过,站在石壁前的我们仿佛在与千年前的文人墨客对话。
傍晚时分,浮山山脚下的浮渡村已满是烟火气。这个有着“全国文明村”荣誉称号的小村庄,以入选国家民政部“全国百篇优秀村规民约”的制度保障,走出了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的双赢之路。村党委书记胡月明将村庄近年来的变化娓娓道来,村口拓宽的柏油路、变身为休闲角的杂物堆、红火营业的状元府民宿……
从曾经“守着浮山却富不起来”的窘境,到如今“靠山吃山、护山兴山”的勃勃生机,浮渡村的蜕变,正是浮山文旅发展的生动缩影,更折射出铜陵这座城市“以文兴旅、以旅促产”的发展智慧。
2024年,枞阳县与南京世纪缘集团合作,建成世纪缘泊漫酒店、状元府民宿等业态,让文旅体验更趋完善。2025年春节期间,浮山景区接待游客达15万人次,旅游收入同比增长488%,强劲复苏的旅游市场,印证着这座千年文山的当代吸引力。
铜陵有色展示馆 摄影 余康生
02
铜陵有色:青铜血脉中的创新交响
“碧矿不出土,青山凿不休”,梅尧臣的诗句道尽了铜陵3000年的铜业传奇。作为新中国铜工业的摇篮,铜陵有色金属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铜陵有色”)自1949年起,便顺着“铜路”开启了民族铜工业的征程。在铜陵有色展示馆,“创业、创新、创造”的精神内核熠熠生辉,诉说着这座城市“以铜立市、以铜兴市”的发展密码。
从新中国第一座铜矿——铜官山铜矿,到狮子山、凤凰山等一座座矿山,铜陵有色用76年时间,成长为世界500强企业,更孕育出全国第一、世界第二的电解铜生产规模。
其下属的金冠铜业分公司(以下简称:“金冠铜业”),堪称中国铜冶炼的“样板工厂”——2009年启动的“双闪”“奥炉”项目,历经多年建设整合,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单体矿铜冶炼工厂,多项生产技术指标领跑国际。
双闪精炼车间里,火热的浇筑场景展现着工业力量;奥炉电解车间内,数字孪生系统正上演着“智能魔法”。作为国家工信部认定的“5G工厂”,金冠铜业的全流程智能运输系统、智能电解系统等创新应用,见证着企业的科技创新实力。
绿色转型是铜陵有色的坚定追求。“我们从生产之初便持续推进工艺升级,硫酸能耗优化、冶炼废渣100%综合利用、低温热回收技术实现硫酸生产能耗为负……”金冠铜业科技创新部科长陈秋介绍,通过低碳减排与安全升级,让“一座矿山一座城”的城市特色,始终伴随着生态保护的责任担当。
铜陵有色的绿色实践,也正是铜陵这座城市“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
凤凰山 摄影 余康生
03
凤凰山:牡丹乡野间的文旅新篇
如果说铜业是铜陵的筋骨,那么凤凰山便是这座城市的柔情所在。
凤凰山顾名思义,形似凤凰,山清水秀,风景如画,500多年树龄的相思树与相思河、相思亭相映成趣,构成了独特的浪漫景致。作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里不仅是“中国药用牡丹之乡”,更是凤丹的核心产地,“零化肥”的牡丹园里,村民们精心耕耘,让兼具观赏与药用价值的凤丹成为乡村致富的“金钥匙”。
凤凰山的春天,是被牡丹染透的,漫山遍野的凤丹,粉的、白的,开得热烈。如今的凤凰山,正以文旅融合破解“花期依赖”的难题,即使深秋,也有别样的浪漫:悬崖峭壁间,30米高的滴水崖瀑布倾泻而下,在阳光下形成小小的彩虹,依崖而建的瀑布咖啡馆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
在这里,咖啡醇香与瀑布水雾交融,白姜拿铁等融入铜陵地理标志产品的创意饮品,让游客沉浸式享受山野漫游的惬意。
据了解,自2024年10月试营业以来,咖啡馆日均接待游客400至500人次,峰值单日售出超700杯咖啡,成为“赏花经济”向全年体验延伸的成功实践。“以前大家只在春天来看牡丹,现在秋天来喝咖啡、看瀑布的人也很多,全年都热闹。”咖啡店店员表示。
如今的凤凰山,森林水上乐园、星空影院、足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江南铜谷风景道串联起沿线美景,露营基地、文创小店让慢生活成为常态。
从“中国美丽田园”到“长三角最佳慢生活乡村旅游度假区”,那棵500年的相思树亲眼见证了乡村振兴的崭新成果,也让凤丹的花香与咖啡的醇香,共同勾勒出铜陵文旅的别样风情。
三千年青铜炉火不熄,新时代发展动能澎湃。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交汇点上,铜陵,这座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正以“古铜都”的厚重底蕴、“创新城”的昂扬姿态,为“美好安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