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兼具千年文脉与现代活力的宣城,在秋阳浸润的皖东南大地上,用镜头记录下这座城市“产业兴、文旅旺、生态美”的多元魅力。
“智造”双雄:汽车产业的“宣城力量”
走进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立讯精密”),展厅内的新能源汽车模型引发关注。据了解,立讯精密自2017年落户宣城,如今已成为立讯精密集团旗下汽车业务最大生产基地,业务覆盖新能源汽车电控模组、无人驾驶系统、电源模块等关键领域,涵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动力系统全链条。2024年,立讯精密营收突破40亿元。
安美科有序的生产车间 供图 安美科
如果说立讯精密是宣城汽车产业的“规模担当”,安美科(安徽)汽车电驱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美科”)则是“专精特新”的典范。安美科的生产车间里,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工人们与机械智能设备高效配合,细致核查新下线的设备。一旁的数字化大屏上,当天的产量、合格率等核心数据实时滚动更新。
安美科副总经理王华介绍空气悬架的工作原理 摄影 甄镜媛
“当车辆驶入高速公路,车速高于60码,且高速路面路况较好时,系统会自动识别车速和路面情况,调节空气弹簧,将其高度调到最低以减小风阻,同时增大弹簧刚度,让操控性更好、侧倾率更低……”安美科副总经理王华详细介绍了空气悬架的工作原理,这个只有巴掌大小的装置市场占有率超70%,每三台搭载空悬系统的国产汽车中就有两台使用该产品,比亚迪、长安、岚图、小米、问界等新能源品牌车型均有搭载。“空悬系统的成本降下来后,保有量和市场容量呈指数级上升。”王华表示。生产车间内,三条自动化生产线还在全速运转,年产能达75万台的第四条生产线即将投产。
立讯精密与安美科的快速成长,正是宣城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化、高端化发展的生动缩影。作为长三角汽车产业配套的重要节点城市,宣城已形成从原材料加工到总成制造、检测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全市汽车零部件企业超700家,2024年产值突破850亿元。如今,“宣城制造”已成为特斯拉、蔚来、比亚迪等头部车企的重要供应链伙伴,在全国汽车产业版图中占据愈发重要的地位,为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文旅融合:“皖南小清迈”的“破圈实验”
从轰鸣的车间转向静谧的山野,“皖南小青迈”遇见・泰兰德呈现出另一种文旅融合新图景。
遇见・泰兰德 摄影 甄镜媛
迈入遇见・泰兰德的瞬间,热烈的气息扑面而来:高大的棕榈树、阔大的芭蕉叶交织,勾勒出热带丛林的景致。几条错落的石板小径蜿蜒向前,林间藏着色彩明快的泰式木亭,搭配藤编靠椅,清晨日光穿透枝叶,在地面跳跃出灵动光斑,满是治愈的松弛感。遇见・泰兰德主理人朱长凯透露,项目主题的确定颇具偶然性:“我来到这里后,发现这儿原始植被状态很好,如果再融入一些东南亚元素,很容易打造出片场景,所以就定位了东南亚风格。”
据了解,这个占地20亩的项目,自今年9月9日开业以来热度持续攀升,“‘十一’假期期间,最高峰一天接待了近2000人次。除了宣城本地的游客,还有很多来自芜湖、铜陵、南京、合肥等地的游客。”朱长凯表示,明年4月,遇见・泰兰德将开放水上集市,为游客带来更多体验。
山野风景 摄影 甄镜媛
遇见・泰兰德不是泰式建筑的简单复制,而是徽派美学与东南亚风情的有机融合。而这种“跨界融合”正是宣城文旅发展的破局关键 ——既跳出传统山水旅游的单一框架,又避开同质化文旅项目的竞争。宣城文旅基于地域文化内核的创新表达,守住了本土文化的根,同时打开了对接多元市场的窗口。在59.46%的森林覆盖率和24个AAAA级以上景区的生态基底上,宣城红色文化、徽文化、生态旅游多点开花,2024年全市文旅综合收入同比增长25%,真正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从车间里机械臂的精准舞动到山野间泰式庭院的异域风情,宣城的发展轨迹印证着高质量发展的深层逻辑:以科创激活产业动能,用文化赋能生态价值。站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潮头,这座千年古城正以“产业树”根深叶茂、“文旅花”绚丽绽放的姿态,向世界展示皖东南的独特魅力。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