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畔的芜湖,是一座古韵与新潮同频共振的城市。天门山回荡着千年诗韵,繁昌窑凝结着陶瓷匠心,古城墙镌刻着历史印记;而今,新能源汽车穿梭街巷,算力枢纽点亮云端,智能工厂迸发活力。11月13日,2025网聚美好安徽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芜湖,近距离感受数字化浪潮下“智算之城”的蓬勃脉动。
产业创新馆 供图 产业创新馆
产业创新馆:从“报春花”到“飞天梦”的创新接力
芜湖市产业创新馆内,“傻子瓜子厅”展柜里泛黄的报纸和老照片,诉说着被称为“中国第一商贩”的年广九与傻子瓜子的故事,那句“报春花放”的评价,成为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萌芽的生动注脚。“从年广九‘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企业创新‘敢闯敢试’,芜湖的创新基因从未断档。”讲解员的话,在隔壁的航空航天展区得到印证。
展厅内,一架银灰色的钻石DA42飞机格外醒目,机身旁的证书墙记录着它的“高光时刻”——作为中电科钻石飞机的明星产品,拿下国内首张轻型运动飞机生产许可证。“这款飞机采用全复合材料机身,航程可达1600公里,广泛用于航拍、救援等领域。”讲解员介绍道,从“一粒瓜子”的突破到“一架飞机”的腾飞,展馆里130余家企业的470余件展品,串联起芜湖创新迭代的完整脉络。
奇瑞工厂:焊花里的“智造精度”
奇瑞智造一工厂焊装车间内,火花四溅中藏着“毫米级”的精密。右侧围生产线上,28台机械臂默契配合,既有高速焊接工艺确保车身强度,又有涂胶工艺实现“零缝隙”密封,AI视觉系统如“火眼金睛”般实时监测,将焊点合格率稳定在99.9%以上。
机械爪精密工作中 供图 奇瑞工厂
走进总装车间,另一番智能场景让人眼前一亮,AMR物料小车正循着二维码“导航”精准配送中。在轮胎装配工位,车辆通过拍照定位后,四个机械爪同步拧紧轮胎螺栓,整个过程仅需40秒;座椅装配区域,机械臂辅助工作人员完成部件安装,既减轻劳动强度又提升装配精准度;终端检测台上,AI设备对车身进行360度扫描,各项数据实时传输至云端……“任何微小瑕疵都能被轻易捕捉,结果可随时追溯。”跟随工作人员的步伐,采访团一行人切身感受到奇瑞汽车工厂人机协作的高效模式,让每一辆下线车辆都承载着“芜湖智造”的严谨。
数聚芜湖 供图 大数据公司
算力枢纽:“东数西算”里的“芜湖加速度”
数据如潮,算力启航。在芜湖市大数据公司的监控大屏上,实时跳动的算力调度数据,勾勒出“智算之城”的发展轨迹。2022年,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芜湖数据中心集群正式获批;今年3月,《芜湖市加快发展数字经济 建设一流智算之城若干举措》出台,明确设立1亿元“算力券”和1千万元“数据券”补助资金,为企业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如今,这里已集聚华为、抖音等重点项目15个,总投资超2700亿元。“我们正在构建‘多元供给、高速泛在’的算力体系,不仅服务本地企业,还为长三角乃至全国提供算力支撑。”工作人员指着大屏上的“算力地图”介绍,从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到新兴领域的场景创新,芜湖正以算力为笔,在数字经济的画卷上书写新篇。
从“报春花”的创新萌芽到“智算之城”的算力奔腾,再到奇瑞工厂的“智造标杆”,芜湖以“产业+科创”书写着发展答卷。展望“十五五”,芜湖将锚定“长三角重要创新策源地”“全国一流智算之城”目标,以鸠兹科创湾为核心载体,深化“算力+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通用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突破万亿规模,以“有山有水有文化、大江大湖大梦想”的气场,为“美好安徽”建设注入更强芜湖动能。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